化学名人的故事
侯德榜(1890年8月9日-1974年8月26日),福建闽侯人,他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,也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。他的生涯堪称传奇,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早年,侯德榜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学堂,并被保送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。他勤奋刻苦,短短几年便获得了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他的博士论文《铁盐鞣革》成为制革界广泛引用的经典文献之一。
回国后,侯德榜在范旭东创办的塘沽碱厂担任总工程师,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,致力于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。他精通化工、机械和建筑等多个领域,具有非凡的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。他的事迹充满了挑战与奋斗,每一个阶段都显示了他对化学工业的深厚热爱和坚定信念。
侯德榜的杰出贡献不仅在于创立了侯氏制碱法,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化学工业领域的深远影响。他深知三酸二碱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,因此开始研究生产氨、硫酸、硝酸和硫酸铵的方法。他巧妙地利用各国厂商之间的竞争,选购了适用的设备,为建造硫酸铵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整个过程充分展示了他的学识、才干和细心经营。
侯德榜还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,并为发展小化肥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他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,与技术人员一起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获得成功。这项发明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
侯德榜的生涯中,他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重要贡献:揭开了索尔维法的秘密、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及为发展小化肥工业做出的贡献。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我国的骄傲,也为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侯德榜的主要著作丰富,包括《合成氨法的新进展》、《制碱工业发展的新方向及新产品》等。他的著作不仅为化学工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,而且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侯德榜的人物评价极高。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,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。他的奋斗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。对于我们化院学子来说,我们应该以侯德榜为榜样,通过努力为祖国化学事业添砖加瓦,为未来的化学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